进化论者认为在寒武纪地层出现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几千万年间进化成鱼类。然而,正如
寒武纪的无脊椎动物没有始祖一样,也没有过渡链可以证明在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之间发
生过演变。值得注意的是,无脊椎动物和鱼的构造存在很大差异。无脊椎动物的硬组织是在体
外的,而鱼是脊椎动物,它们的硬组织在体内。要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进化”可能要经过几十
亿道步骤,应该会留下相应的几十亿种过渡态生物。
进化论者已经花了140年左右的时间在含有化石的地层中寻找这些假想的过渡形态。他们找
到了几百万个无脊椎动物化石、几百万个鱼类化石,但是没有人找到一件介于两者之间的生物
化石。
进化论古生物学家杰拉尔德·T·托德(Gerald T. Todd)在一篇名为《肺的进化和多骨鱼
的起源》的文章中承认了一个相似的事实:“多骨鱼的三个亚类在化石记录中几乎是同时出现
的。它们的形状有很大的差异,身上覆盖着厚厚的鳞甲。它们的起源在哪里?为什么形状会有
那么大的差异?为什么会有厚甲?为什么找不到它们之前的过渡态?”38
进化论假想进一步发展,进化论者认为鱼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来的,鱼类又将进化成两
栖类,但依然没有证据可以证实该阶段的存在。没有一件化石可以证明“半鱼半两栖类的生
物”存在。就连进化论古生物学家、脊椎动物古生物学专家罗伯特·L·卡罗尔(Robert L.
Carroll)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点。在他的经典著作《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和进化》(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中,他写道:“早期的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有极大的区别,我们
还没有找到它们的始祖。”在他1997年出版的较新的书《脊椎动物进化的类型和过程》中,他
承认:“我们还没有找到腔棘目鱼和早期两栖动物之间的过渡态化石”39。另外两个进化论古生物学
家科伯特(Colbert)和莫拉雷斯(Morales)对两栖类的三个基本纲:青蛙、火蜥蜴、蚓螈做出的
评价是:
“没有证据证明古生代的两栖类动物具有能证明它们有同一祖先的特征。已知最古老的青
蛙、火蜥蜴、蚓螈与它们现存的后代非常相似。”40
大约在50年前,进化论者还认为这种生物是存在的。有一种名叫腔棘鱼的鱼,生活在大约
4.1亿年前,人们认为它就是一种过渡态生物。它有原始的肺、发达的大脑、消化、循环系统,
从海洋过渡到陆地的谎言
第5章
阿德楠•欧柯塔653
似乎能适应陆上生活,它甚至还有原始的行走机制。直至20世纪30年代末期,这些解剖学上
的解释都被当作无可争辩的真理,为科学界所接受。腔棘鱼被认为是真正的过渡形态生物,
证明进化是从海洋转移到陆地。
然而,1938年12月22日,印度洋传来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人们居然捕到了一条活着
的腔棘鱼!作为过渡态的代表,腔棘鱼原先被认为在7000万年前就已经绝种了。毫无疑问,
这条“活着的”腔棘鱼原型给了进化论者当头一棒。进化论古生物学家J.L.B.史密斯(J.L.B.
Smith)说:“这实在太令人震惊了,就是在街上遇到一只恐龙也没有这个来得震撼。”41 次
年,世界各地共捕捉到了200条腔棘鱼。
活腔棘鱼证明了进化论者想象出来的进化错得多么离谱。和原来宣称的观点不同,
腔棘鱼根本没有初步发育的肺和大脑。原先被进化论者认为是初步发育的肺的器
官不过是一个脂质袋42,更进一步讲,被认为是“准备从海洋过渡到陆地的
爬行动物候选者”的腔棘鱼实际上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鱼,它们从来不会
游到距海面180米的地方上去。43”
哈伦•叶海雅
根据“从海洋到陆地”的假说,有些鱼类因为觅食问题,需要
从海洋转向陆地。许多推测性的图画中都“支持”这种主张。
错误
654 创造论图谱
4.1亿年历史的腔棘鱼化石。进化论者声称,该化石代表了生物从
海洋向陆地转变的过渡形态。
自1938年以来,多次抓捕到这种存活的腔棘鱼,这是一个表明进
化论者的推测到了何种程度的极好例子。
宣告进化论无效的一个例子
海龟
像进化论不能解释生物(例如鱼类和爬行动物)的基本分类一样,它也不能解释这些类中目的起源。例如,属于爬
虫目的海龟有独特的壳,是突然出现在化石记录中的。来引用一下进化资源的话:“……这种高度成功的目的起源,
由于缺少早期化石而陷入迷茫,尽管比起其它脊椎动物,海龟留下了更多更完好的化石遗迹……海龟和杯龙类的过渡
态,……爬行动物(海龟[按照推测]源于爬行动物)的化石完全缺失。”(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线版,“海龟”)
早期的海龟化石和现今存活的海龟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完全可以得出海龟没有“进化过”;自从被创造的那时起,它
们始终都是海龟。
海龟化石历史有1亿年之久:与现今的海龟没有任何差别。
(The Dawn of Life, Orbis Pub., London 1972)
旁边的是一个在德国发
现的4 5 0 0万年历史的
淡水海龟化石。左边的
是在巴西发现的迄今最
古老的海龟
遗迹:这个
1.1亿年前的
海龟化石和现今存活的
海龟完全相同。
阿德楠•欧柯塔655
哈伦•叶海雅
为什么不可能从水中向陆地跃迁?
进化论者宣称,某一天,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走上
了陆地,并转变成为陆栖物种。
这里有许多证明这种转变是不可能的明显例子:
1、承重:海栖生物在海中可以承受它们本身的重量。
但是,大多数陆栖生物仅仅因为行走就要消耗其40%的能量。从水中向陆
地跃迁的生物同时必需形成新的肌肉和骨骼系统(!),以满足这种能量
需求,而偶然突变是不能使这发生的。
2、贮热能力:陆地上的温度变化迅速,并且波动范围很大。陆栖生物拥
有一种身体机制,可以承受如此大的温度变化。但是,海洋中的温度变化
缓慢,变化范围很小。根据海洋恒温调整体系的生物机体,需要有一种保
护性系统将陆地上温度变化引起的损害降至最低程度。认为鱼类转移到陆
地上后,就通过随机突变获得这样一种系统,真是天方夜谭。
3、水:水对新陈代谢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陆地上的水相对较稀缺,因此
需要节约用水。例如,皮肤必需能够允许一定量的水分流失,同时也要防
止过度蒸发。这是陆栖生物会感到渴的原因(海生生物不会渴)。因此,
海生动物的皮肤不适应非水生环境。
4、肾:海栖生物要通过它们的水生环境排放废物,特别是氨。而陆地上
的水的使用很节约。这就是陆栖生物有肾脏系统的原因。由于肾脏的存
在,氨被转换为尿素贮存,在排泄过程中使用小量的水。此外,还需要新
的系统来提供肾脏的功能。简而言之,为了从水中走向陆地,没有肾脏的
生物必需突然间形成肾脏系统。
5、呼吸系统:鱼通过摄取流过鱼腮的水中溶解的氧来“呼吸”。如果离
开水,鱼活不了几分钟。为了在陆地上生存,它们应在突然间获得理想的
肺脏系统。
所有这些惊人的生理变化要在同一个生物体中,在相同的时间全部偶然发
生,这是绝无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