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8, 2010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假想进化

进化论认为生命源于海洋,并在海洋中进化,当其演化成两栖动物后,遂向陆地转移。
进化论还告诉人们,两栖类动物演化成了只能在陆上生活的爬行动物。这一说法和前
一个进化说法一样的令人难以置信,因为这两类动物的生理结构差别极大。比如说,两栖类动
物的卵适应在水中生存,而羊膜动物的受精卵却适应陆上生活。两栖动物根本不可能“一步一
步”地逐渐进化,因为一个物种如果不具备健康的、充分适应生存环境的卵,就不可能生存下
来。此外,人们现在仍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在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存在着过渡态的生物。在
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方面,就连进化论古生物学家、脊椎动物古生物学专家罗伯特·L·卡罗尔
(Robert L. Carroll)也不得不承认“早期的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有极大的区别,我们还没有
找到它们的始祖。”44
然而,令进化论者缴尽脑汁也无法自圆其说的进化阶段还不止上文提到的那些——他们认
为鸟类肯定是进化的产物,又认为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那么他们要如何解释为什么这
些生物会飞呢!无论如何,鸟的身体构造与陆生生物是迥然不同的,这种不同完全无法用逐渐
进化的观点来解释。首先,鸟类具有别的生物没有的特征——翅膀,这一点已深深困扰了进化
论者。土耳其的进化论者Engin Korur承认,在进化中不可能产生翅膀。
眼睛和翅膀的共同特征是:只有在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它们才能正常工作。换言之,眼睛
如果没有完全发育好,就看不见东西;鸟的翅膀没有长好,就不能飞。这些器官究竟是怎样形
成的,这仍是一个有待人们研究的谜团45。
翅膀,这一美妙的结构是由连续的偶然突变产生的吗?对这个问题,人们依一无所知。我
们无法解释爬行动物的基因突变是怎样导致其前肢变成翅膀的。
另外,要让陆生生物飞起来,仅有翅膀还不够。除翅膀外,辅助鸟类飞翔的其它结构机
制,陆生生物也不具备。比如说,相较陆地生物而言,鸟类的骨架更为轻盈,它们的肺具有不
同的工作原理,还有不同的肌肉和骨骼系统,以及特殊的心脏循环系统。这些特征都是飞翔必
要的前提条件,其重要性不亚于翅膀。只有在同时具备所有这些机制的条件下,鸟才能飞,
而这些机制是不可能在进化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因此,认为“陆生生物会进化成空中生
物”的理论纯属无稽之谈。
上述所有问题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就算这个不可能存在的进化阶段是真的,那
么,进化论者为什么找不到任何“半翅”或“单翅”化石来证明他们的说法呢?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假想进化
第六章
鸟类的解剖与被假定为鸟类祖先的爬行动物存在很大不同。鸟类的肺脏与陆栖动物的肺脏作用的
方式截然不同。陆栖动物从相同的气管呼入呼出。而对鸟类而言,空气从前面进入肺脏,从后面
排出。真主特别为鸟类创造了这种独特的系统,因为它们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这种结
构是不可能从爬行动物的肺脏进化而来的。
鸟类特殊的肺脏
658 Atlas of Creation
鸟的羽毛:进化论无法解释的设计
进化论宣称鸟类是从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它
无法解释这两种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的巨大
差异。在一些特征上,例如它们的骨架结构、肺脏
系统和热血新陈代谢,鸟类与爬行动物是极其不同
的。鸟类和爬行动物之间另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就
是鸟类有羽毛,而这完全是鸟类所独有的。
爬行动物的身体被鳞片覆盖,而鸟类的身体被羽毛
覆盖。由于进化论者认为爬行动物是鸟类的祖先,
因此,他们不得不宣称,鸟类的羽毛是从爬行动物
的鳞片进化来的。然而,鳞片和羽毛之间不具任何
相似性。
康涅狄格大学的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教授A. H. 布
鲁斯(A.H. Brush)接受了这个现实,尽管他本人
是一个进化论者:“(羽毛和鳞片)的每个特征,
从基因结构和组织,到发
育、形态发生和机体组织
都是不同的。”1 而且,
布鲁斯教授研究了鸟类羽
毛的蛋白质结构,指出它
是“脊椎动物中独一无二
的”。2
没有任何化石证据
可以证明鸟类
的羽毛是从
爬行动物的
鳞片进化
而来的。反之,正如布鲁斯教授所言,“鸟羽作为
区分鸟类的一项‘不可否认的独特’特征,似乎是
突然出现在化石记录中的”3此外,爬行动物中没
有发现任何支持鸟羽起源的表皮结构。4
1996年,古生物学家为发现的所谓的有羽毛的恐
龙——中华龙鸟化石而兴奋不已。但是,在1997年
揭示了这些化石与鸟类没有任何关系,它们的羽翼
也不是现今鸟类的羽翼。5
另一方面,当我们密切观察鸟类的羽毛时,我们
发现它们的结构非常复杂,这是任何进化过程都
不能解释的。著名的鸟类学者艾伦· 菲杜西亚
(Alan Feduccia)说道“每根羽毛都具有空气动
力功能,它们非常轻,可以升高,从而慢慢增加飞
行速度,非常容易地返回早先的地方。”他继续说
道,“我着实无法理解,设计如此完美的适合飞行
的器官,怎么可能在开始时是因为其它需要而出现
的呢。”6
羽毛的设计也迫使查尔斯·达尔文开始仔细考虑它
们。此外,孔雀羽毛完美的美学特征让他感到“恶
心”(他自己的原话)。达尔文在1860年4月3日写
给阿萨·格雷(Asa Gray)的一封信中说,“我还
记得一想起眼睛就全身打冷战的时候,但我已经从
这个阶段恢复过来了……”他还说,“现在这些小小
的结构特征常常让我感到很不舒服。当我凝视孔雀
尾巴上的羽毛时,我感到很恶心!”7
1- A. H. Brush, "On the Origin of Feather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Vol. 9, 1996, p.132
2- A. H. Brush, On the Origin of Feathers, p. 131
3- 同上。
4- 同上。
5- "Plucking the Feathered Dinosaur", Science, Vol. 278, 14 November
1997, p. 1229
6- Douglas Palmer, "Learning to Fly" (Review of The Origin of and
Evolution of Birds by Alan Feducc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New
Scientist, Vol. 153, March, 1 1997, p. 44
7- Norman Macbeth, Darwin Retried: An Appeal to Reason, Boston,
Gambit, 1971, p. 101
仔细观察鸟的羽毛时,发
现它们是由数千条微小的
卷须组成的,这些卷须用
钩子彼此系在一起。这种
独特的设计产生了卓越的
空气动力学性能。
阿德楠•欧柯塔659
哈伦•叶海雅
根据进化论者的观点,有些小型恐龙,例如迅猛龙或恐爪龙,是
通过获得羽翼然后再开始飞行而进化的。因此,始祖鸟被假设为
从其恐龙祖先分支出来并开始首次飞行的一种过渡形态。这个虚
构的故事在几乎所有进化论出版物中随处可见。
另一种号称的过渡形态:始祖鸟
进化论者只叫得出一种过渡态生物的名字,这就是始祖鸟。始祖鸟化石是少数几个被称为
过渡形态的化石之一,进化论者现在还坚信着。根据进化论者的说法,始祖鸟,又被称作现
代鸟类的祖先, 生活在大约1 . 5 亿年前。进化论认为一些小型恐龙, 如迅猛龙
(Velociraptors)或恐爪龙(Dromeosaur),进化出了翅膀,开始飞翔。因此,始祖鸟被
认为是从它的恐龙祖先中分离出来第一个可以飞行的过渡态。
然而,对始祖鸟化石的最新研究表明它根本不是过渡态,而只是一种已经绝种的鸟类,它
和现代的鸟类没有显著的区别。
不久以前,在进化学界很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始祖鸟是一种不太会飞的“半鸟”。支持这
个观点的最重要证据是始祖鸟没有胸片(胸骨)。(胸片是在胸腔下的一块骨,飞翔所必须
的肌肉附着其上。现在所有的鸟类,不管会不会飞,都有胸骨,蝙蝠也一样。蝙蝠是会飞的
哺乳动物,属于非常特殊的科。)
然而,1992年发现的第七块始祖鸟化石却让进化论者大吃一惊。因为在这块化石中含有
他们一直认为不存在的胸骨。《自然》杂志对这块化石的描述如下:
“最近发现的第七块始祖鸟化石含有部分的、直角形的胸骨,人们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对此
有所猜测,但以前从未得到过证实。这证明了始祖鸟有发达的飞行肌肉。46”
人们以前认为始祖鸟是“半鸟”,不太会飞,这个发现从根本上否定了上述观点。
更重要的是,始祖鸟的羽毛结构真正成了证明它会飞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始祖鸟的羽毛结构对称,和现代的
鸟类没有区别,这说明它们确实会飞。正如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卡尔·奥·邓巴(Carl O. Dunbar)所说的
那样,“因为它们的羽毛,始祖鸟明显属于鸟类。”47
始祖鸟的羽毛所揭示出的另一个事实是:它们有温血动物(变温动物)的代谢机制。如上
文所述,爬行类和恐龙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不是自我调节
成稳定的温度。鸟身上的羽毛有个非
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持它们身体的稳
定温度。始祖鸟有羽毛,这就说明它
是真正的温血鸟类。和恐龙不同,始
祖鸟需要调节自己的体温。
660 创造论图谱
进化论者的猜测:始祖鸟的牙齿和爪子
进化论生物学家坚持始祖鸟是过渡态有两点依据:即它有牙齿,翅膀上有爪子。
始祖鸟的翅膀上确实有爪子,嘴里确实有牙齿,但是这些特征并不能说明它与爬行类动物有
某种联系。另外,现在世上有两种鸟Taouraco和麝雉(Hoatzin)都是有爪子的,它们用爪子
抓住树枝。这两种生物完全是鸟类,没有爬行类的特征。因此,如果以始祖鸟翅膀上有爪为理
由就说它是过渡态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始祖鸟的喙里有齿也不能证明它是过渡态。进化论者说齿是爬行类的特征真是别有用心,因
为齿并不是爬行类的典型特征。现在的爬行动物有的有齿,有的没有。此外,始祖鸟并不是唯
一有齿的鸟类。虽然现在没有有齿的鸟类存在,但是当我们把视线放到化石记录上时,就会发
现在始祖鸟生活的时代及其稍后的时段——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存在着一个已经灭绝的、可
以被归为“有齿鸟”的鸟属。
最重要的问题是:始祖鸟和其它有齿鸟的齿结构与其所谓的恐龙祖先的完全不同。根据著名的鸟类学者L. D.马丁
(L. D. Martin)、J. D.斯图尔特(J. D. Steward)和K.N.韦特斯通(K. N. Whetstone)的观
测,始祖鸟和其他齿鸟的牙齿上端是平整的,而且有宽大的牙根。而它们所谓的祖先兽脚亚目
食肉恐龙,其牙齿却像锯齿一样突出,且牙根很窄。48
这几位研究者还比较了始祖鸟和恐龙——它所谓的祖先——的腕骨,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没有
相似点。49
解剖学家S.塔尔斯坦诺(S. Tarsitano)、M. K.赫克特(M. K. Hecht)和A. D.沃克(A. D.
Walker)的研究表明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和其他人提出的“始祖鸟和恐龙之间
的相似点”中有的其实是判断错误。50
所有发现表明,始祖鸟其实只能算是属于一种可以被称为“有齿鸟”的种类,而不是过渡
链。
始祖鸟和其它鸟类化石
虽然进化论者在数十年中一直将始祖鸟视为鸟类进化的重要证据,但最近发现的一些鸟类化
石从其它角度证明了他们的观点是错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中国脊椎动物古生物研究所的两位
古生物学家侯连海、周忠和在1995年发现了一种新的鸟类化石,
命名为孔子鸟。这件鸟化石和始祖鸟几乎是同一时期的(大
约1.4亿年前),但是它的口中没有齿。另外,它的喙和羽
毛与现代的鸟有同样的特征。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和现代
鸟一样,但是它的翅上有爪,和始祖鸟一样。它还有
鸟类特有的支撑尾部羽毛的尾综骨。简言之,始祖
鸟曾经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并被视为半爬
行类,而与它同时代的孔子鸟化石非常类
似现存的鸟类。这个事实驳斥了进化论者
提出的所有关于“始祖鸟是所有鸟类的祖
先”的观点。51
在中国发掘出的另一件化石
造成了学术界更大的困惑。
1 9 9 6年1 1月,侯连海(L .
Hou)、L. D.马丁(L. D. Martin)和艾伦·菲杜西亚(Alan Feduccia)在《科学》杂志上宣
布他们发现了1.3亿年前的鸟类,命名为辽宁鸟。它和现代的鸟一样,长有胸骨,上面附着着飞
行所必须的肌肉,而且在其它方面也与现代的鸟类无异,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口中有齿。这
就说明有齿的鸟类并不具有进化论者所说的那些原始结构31。发表在《发现》上的名为《鸟类是什么时
候出现的?化石证明它们的祖先并非恐龙》的文章对上述情况做了论述。
早期小翼羽鸟(Eoalulavis)化石是否定进化论者关于始祖鸟论断的另一个证据。据称
Eoalulavis的出现比始祖鸟晚2500万年到3000万年,它的翅膀结构与现代慢飞鸟类的一样。这
就证明在1.2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和现代鸟类非常相似的鸟在天空中飞翔54。
这些事实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不管是始祖鸟还是其它与之近似的早期鸟类都不是过渡态。化
石表明不同的鸟类间不存在相互演化关系,相反地,化时记录证明了今天的鸟类和一些像始祖
鸟一样的古鸟确实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些鸟中的某些种类如始祖鸟和孔子鸟已经灭绝,曾
经存在的鸟类物种中只有一部分存活至今。
总而言之,始祖鸟的一些特征表明了它并非过渡态,其整体解剖特征显示出稳定、静态,
而不是进化。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卡罗也承认了:“始祖鸟飞羽的几何形状与现代飞鸟的一致,不会飞的
鸟类也有对称的羽毛。始祖鸟的羽毛在翅膀上的分布类型,现代鸟类中也能找到……根据凡·泰恩(Van Tyne)和
伯杰(Berger)的研究,始祖鸟翅膀的相对尺寸和形状近似于某些在特定植物群落中活动的鸟
类,如鹑鸡类鸟、鸽子、鸟鹬、啄木鸟和大多数雀形目鸟……它们的飞羽在至少1.5亿年中没有
发生变化。”55
另一方面,这个“暂时的未解之谜”和其它事实一样,对进化论关于始祖鸟的论断是致命
的打击。乔纳森·威尔士(Jonathan Wells)在他的书《进化的符号》之中评论说,始祖鸟已
经是进化论的一个“符号”,但是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这种生物并非鸟类的原始祖先。威尔士提
出的一个证据是:“兽脚亚目食肉恐龙——被认为是始祖鸟的祖先——实际上它出现的年代比
始祖鸟晚。
两条腿的爬行类动物在地上行走,它们身上其它的可能成为始祖鸟祖先的特征,出现在始
祖鸟之后。”56
鸟类-恐龙的假想进化链
进化论者想要将始祖鸟作为鸟类是从恐龙进化来的过渡态的证据。然而,最著名的鸟类
学者之一,北卡罗莱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艾伦·菲杜西亚(Alan
Feduccia)反对鸟类与恐龙有关的说法——虽然他自己也是进
化论者,对于爬行类—鸟类的进化这个问题,菲杜西亚说:“我
已经研究鸟类头骨25年了,但我从未发现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
处,我确实不认为它们有联系——我认为‘鸟类的始祖是兽脚亚
目食肉恐龙’的说法将是20世纪古生物学上最大的耻辱。” 57
堪萨斯大学研究早期鸟类的专家拉里·马丁(Larry Martin)
也反对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这一说法。在讨论进化论在这个问题上
陷入矛盾时,他说:“说真的,要是我支持‘恐龙是具有这些特
征的鸟类的祖先’的说法,那我每次谈及这个问题时都会觉得很
丢脸”58。
总而言之,仅以始祖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鸟类进化论”不
过是进化论者的偏见和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哺乳动物的起源
如前文所述,进化论搞出了一些假想动物的例子,说它们来自海洋,演变成爬行类,而鸟类
是从爬行类进化而来的。按照这个过程,爬行类不但是鸟类的祖先而且也是哺乳动物的祖先。
然而,这两个纲的生物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哺乳类动物是温血动物(意思是说他们可以调节身
体的热量,将体温保持在一个稳定值),他们分娩后代,哺乳后代,身体覆盖有皮毛或毛发;
而爬行类动物却不同,它们是冷血动物(意思是它们无法调节热量,体温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
化),它们产卵,不哺乳后代,身体上覆盖着鳞片。
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结构差异之一就是它们的颚结构不同。哺乳类的颚只有一块包含牙齿的下
颚骨,而爬行类的下颚骨两面各有三颗小骨。另一个基本的不同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的中耳中
有三块骨头(锤骨、砧骨和镫骨),爬行类的中耳只有一块骨。进化论者说爬行类的颚和中耳
会逐渐进化成哺乳类的颚和中耳。问题是耳朵要如何从一块骨头进化到三块?而且在这一过程
中,动物要如何保持正常的听力呢?没人能解释这一点。人们也无法找到一块能把爬行类和哺
乳类联系起来的化石,这一点也不奇怪。所以进化论科学作家罗杰·卢因(Roger Lewin)也被
迫承认:“(怎么)向哺乳类演变——可能只有一支、最多两支系——现在仍是个谜。”59
乔治·盖洛德·辛普森(George Gaylord Simpson)是最著名的进化论权威之一,也是新
进化论理论的创始人,曾经对进化论者就这个不解之谜做了如下评论:
“地球生物史上最难解释的问题就是从中生代这个爬行动物时代向哺乳动物时代的演变。
这个过程就像舞台上幕布突然垂下,所有的主角都被数目众多、种类五花八门的爬行类动物,
尤其是恐龙代替了,然后幕布升起,场景未变,所有的演员又被更新了,其中再没有恐龙的踪
迹,而其它的爬行类数量增加,在前一幕中无声无息的哺乳类现在担任了主角。”60
而且当哺乳类动物突然出现时,它们就已经有了区别于彼此的特征。不同的动物如蝙
蝠、马、老鼠、鲸鱼都是哺乳类,它们都在同一地质时期出现。即使运用最天马行空的想像
力,想在它们之间建立起进化关系也是不可能的”。进化动物学家R. 艾瑞克·伦巴德(R.Eric
Lombard)在他的一篇发表在著名期刊《进化》(Evolution)的文章中提到了这一点:“我们
不可能找到能构建哺乳动物物种间发展史的特定资料,这种寻找是徒劳无功的。”61。
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了生物是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的,它们当时就有完全发育的结构,没有经
历任何进化。这个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生物是被创造出来的。然而,进化论者想要用进化论的
观点说明生物是有序地出现的,它们出现的顺序应被称作“创造的顺序”,因为根本谈不上进
化的顺序。有了高级的、完美无缺的创造以后,海洋里,之后是陆地上都充满了生物,最后人
类被创造了出来。
和媒体向大众宣传的“猿人”不同,人类是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的,并且当时就具备了完整的
构造。